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九措施力促經濟發展
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(以下簡稱:“省中心”)副主任曹峰在接受今日公共資源信息網獨家專訪時表示,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公共資源交易平臺、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,2022年伊始,“省中心”中心推出九項措施:
一是實現交易全流程電子化,提升整體服務效能;二是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字化轉型,增強服務陽光透明程度;三是公共資源交易數據賦能,力促供給側服務結構性改革;四是健全交易信息公開機制,培育陽光交易生態;五是建立信用信息記錄機制,依法強化事中事后監管;六是落實“好差評”機制,自覺接受第三方監督;七是全面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;八是率先實行公共資源交易領域信用承諾負面清單制;九是尊重市場主體平等地位,深化營商環境改善。
曹峰介紹,2021年,國務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,提出要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新要求。中心第一時間召開會議,貫徹落實國務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,提出要加快推進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工作,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助力構建省級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營商環境,服務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工作總目標:一是著力構建市場化營商環境,不斷減輕企業負擔:二是積極營造法制化營商環境,切實保障企業權利;三是構建良好國際化營商環境,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。
曹峰說,省中心2021年以來多項工作可以說是走在了全國同行的前列:一是開展遠程異地評標試點,最大限度地發揮評標專家作用;二是數字證書(CA)實現移動端共享,提高企業辦事效率;三是開展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電子招投標監管試點,推進交易數據實時匯聚。曹峰對來訪的今日公共資源信息網強調:省中心全力貫徹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部署安排,經過前幾年的戰略布局,已初步完成以下三項工作,為實現“全國一張網”奠定下基礎:一是政府采購實現全省一張網:二是藥械采購“1+4”平臺體系更加完善:三是主體信息庫實現互聯共享。
據了解,“齊魯云采”網上商城經過兩年多建設發展,形成了以省級主站為中心,縱向貫通14市直屬分站和2市加盟分站,橫向對接山東政府采購網、省公共資源電子監管平臺、各級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的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平臺。
入駐電商數量由去年1137家,增到目前5563家;入駐代理商數量由去年3492家,增加到目前7267家。2021年商城共入駐供應商1.7萬家,比去年增長237.88%。商城累計入駐供應商突破2萬家,其中,小微企業占比達93.1 %,民營企業占比85.8%。
網上商城成為新業態,在改善營商環境、支持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。商城品目由2019年186類擴大到2021年898類,覆蓋集中采購目錄全部品目及分散采購目錄大部分常規通用品目;上架商品由2019年18萬款,增加到目前超過190余萬款。商城開設疫情防控專區、家具館、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館等多個主題特色場館,為采購單位提供更加精準的個性化服務,累計服務全省各級采購單位1.24萬家。
集招標、采購、交易、結算于一體的綜合交易平臺及信用平臺、結算平臺、兩票核驗平臺和監管平臺于一體,形成“1+4”平臺框架體系,進一步提升藥械集中采購平臺服務效能。
按照“海量存儲、分類管理、儲用相適、功能齊備”原則,以市場主體信息為核心,建立省公共資源交易基礎數據庫。共匯聚中心各業務系統主體相關信息42萬條、交易相關信息2698萬條、信用相關信息87萬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