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:以“貼心”換“安心” 萍鄉市打造公共資源交易陽光高效服務平臺
從“現場開標”到“不見面開標”,從“一站式服務”到“最多跑一次”,從“銀行轉賬”到“電子保函”,今年以來,萍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持續推出系列便民利企舉措,真正落實落地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,在提升服務質效、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,極大地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。
打通服務梗阻,讓投標者更省心
“本次招標項目共有327家企業報名投標,有效投標企業236家……”11月17日上午9時30分,一場別開生面的項目開標會在萍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行,但236家投標單位并未露面,而是根據指令在線完成投標操作、互動交流等,最終開標順利完成。這場“不見面開標”開啟了萍鄉市公共資源交易的新模式,標志著萍鄉市打通了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“最后一公里”,實現了“投標不跑路,交易不見面”。
項目開標,打通服務“梗阻”是關鍵。為打破傳統開標模式對人員、時間、場地的限制,解決企業投標成本高、投標企業來回跑等問題,交易中心利用兩個月的時間,搭建了“不見面開標”系統,將開標會從現場搬到網上,實現由線上“面對面”到網上“屏對屏”的轉變,“不見面開標”系統通過網絡多點并發、同步解密投標文件,即可完成投標文件在線解密、實時答疑、獲取投標價格信息等操作,相比傳統現場開標大大縮短了交易時長,提高了交易效率,降低了交易成本。
當好“店小二”,讓投標者更暖心
“今天我來投標,項目詢標時需要提供企業繳納社保的電子信息,沒想到在監管部門、招標人、交易中心、招標代理的共同見證下,在交易中心的自助服務區將信息打印出來了,真是快捷又方便!”在自助服務區窗口的張女士不由地發出贊嘆!自助服務區是交易中心在推進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中推出的一項惠民舉措,即為前來辦事的企業和群眾提供“免費打印、復印、文件處理、圖片合成”等系列服務,充分滿足了企業和群眾在交易過程中投標材料的打印復印、詢標材料的提供等各類需求。
為讓投標者“暖心”,交易中心轉變工作作風,由原先“重操作”到“優服務”轉變,對進入該中心的交易項目,從項目登記開始直至中標結果確認全流程提供“保姆式”、“店小二式”見證服務。同時,聚焦交易主體所需所盼所急的問題,積極推行交易服務“辦事進一門、交易上一網、群眾跑一次”,通過減環節、優流程等方式,群眾辦事由“多次跑”向“一次跑”有效轉變,項目進場受理時限縮短至1個工作日辦結。
直面企業煩惱,讓投標者更舒心
企業的困難,就是努力的方向。通過征求意見、召開座談會了解到用現金繳納投標保證金是企業最頭痛的問題,交易中心積極行動、全力推進,推動金融擔保與公共資源交易無縫對接,讓電子保函落地生效。
“以前繳納投標保證金,公司要專門準備幾百萬來周轉,碰到項目多的時候還會周轉不過來,一些項目投標不得不放棄,現在用電子保函就好了,可以不用現金來繳納保證金,大大減輕了公司的現金流動壓力。”一位來辦事的投標企業負責人欣喜地說道。
使用現金的方式繳納投標保證金,不僅手續繁瑣,周期較長,且累計占用資金多,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壓力。電子保函是交易中心切實降低企業成本、減輕企業負擔,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有力舉措。推行電子保函后,投標企業不用繳納投標保證金,只需要提供投標保函憑證,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,讓企業有更多機會參與市場競爭。截至目前,共有982家企業使用電子保函替代投標保證金,共釋放企業資金1.96億元。
萍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著力在營造公平透明、陽光高效的一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中先行示范,不斷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水平,努力構建全天候咨詢、全流程操作、全方位服務的智能便捷服務平臺,為助力萍鄉市奮力推進“五區”建設,打造“最美轉型城市”發揮積極作用。